记者 严玉玲
《小小朗读者》栏目录制现场
“现在周末不用去上培训班了,换个地方‘打卡’,我觉得很开心!”4月16日,在巴东影视文化中心新华书店,参加县融媒体中心《小小朗读者》栏目的学生们神采奕奕。另一边,不少学生则在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籍,津津有味地读起来。
以前,学生们几乎没有时间参加兴趣活动,也没有时间安静地读上一本自己喜爱的书,这样的改变得益于2021年“双减”政策的落实。
“现在课余时间很多,我会用来做一些事情,比如画画、溜冰、骑自行车。”8岁半的靳贵杨丽在光明小学读三年级,趁着放假,她和妈妈来到新华书店参加《小小朗读者》活动,活动结束后,去巴东广场上放飞一把。
“‘双减’政策没实行前,孩子周末都在补课,一点自己的时间都没有,现在整个人变得更开朗了。”女儿靳贵杨丽的变化,妈妈靳永涛看在眼里,她不时和孩子互动,并拿出手机记录孩子快乐瞬间。
新华书店一角
学生的业余时间多了,各学校也纷纷放出“大招”,激发学生的兴趣,培养其综合能力,真正实现压力“双减”快乐“不减”。
在神农中小学操场,学生们正在老师的带领下有序开展活动,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
自实行“双减”政策后,神农中小学开设了篮球、足球、游泳、葫芦丝、美术、创客等15个社团,每周组织一次社团活动,学生们可根据自己的爱好自主选择;同时,还开展阅读分享、写字比赛、数学趣味赛、英语绘本故事等丰富多彩的活动,让学生不再沉浸于各种作业和考试中,实现个个有爱好,人人有特长。
学生们在踢足球(资料图)
“在忙碌的学习之余,让我们的爱好有了施展平台,也让我有时间去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,‘双减’给了我们一片自由的天空。”朱朱儿是神农中小学六年级学生,以前,父母都会给她报补习班,生怕她“掉队”,实行“双减”政策后,她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美术及创客社团,休息时间多了,和父母谈心的时间也多了,每天的生活很精彩。
“现在在学校就把作业完成了,回家后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,很充实。”朱朱儿高兴地说。
为进一步落实“双减”政策,巴东按照“先行试点、逐步推进、全面覆盖”的总要求,稳步开展全县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。课后服务遵循“家长自愿、校内实施、成本分担、有效监管”的原则组织实施,参加课后延时服务的学生在校内完成所有书面作业,教师不再另外安排书面家庭作业,减轻学生家庭作业负担。
学生在社团学葫芦丝
“平时,不需要家长回去再另外辅导,周末也不需要再上课外辅导班,经济上也减少了压力,有时间把小孩子带出去,看看大自然。”谭艳妮是一名医务人员,女儿在光明小学读书,因为工作原因,她陪伴女儿的时间很少,谈起“双减”政策,她频频称赞。
“双减”政策实施后,孩子的童年更有了童年的模样,科技馆、儿童公园成了孩子们的打卡地,家长们也少了“后顾之忧”,“双减”政策真正奏响了孩子生活的“欢乐颂”。
“今后也将继续扩大课后服务范围,加强课后服务教师的培训工作,做强校内社团活动,让‘双减’政策在巴东得到更好的落实。”县教育局教育股股长陈世立说。
孩子们愉快玩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