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者 高炜
周雄在整理钢架
8月4日上午11时,在巴东长江大桥至平阳坝段快速通道项目(简称G348快速通道),各类工程车辆往来穿梭,工人们或劳作于隧洞之中,或在烈日下努力工作,今年32岁的湖南人周雄就是其中的一名电焊工。
G348国道快速通道起于柚子树坪,止于郑万铁路巴东北站站前广场,全长14.73公里,采用一级公路标准建设,双向四车道,路基宽度23米,建设工期36个月,由中铁五局承建。
记者来到周雄所在班组作业区,闷热的空气中夹杂着钢铁点焊后刺鼻的味道,一个个皮肤黝黑的工人,戴着安全帽、墨镜、身穿黄马甲,“全副武装”处于钢铁堆中。此起彼伏的焊割声不时响起,伴随着刺眼弧光,火红的焊花四处飞溅,阵阵热浪扑面而来。
站在正在焊接的钢架上,不一会儿记者便汗如雨下。“这些钢铁经过太阳暴晒,温度在65℃以上,鸡蛋敲上去立刻就熟。”一旁的师傅打趣地说。记者尝试着用手去捡一节钢条,被烫得立马松手。
休息时间补充水分
“体感温度可达60摄氏度,手握着焊枪像抓着一把火。”周雄缩着身子,趴在直径60多厘米的管道上专注工作。最后一个焊点完工,他关掉手上冒着火花的焊枪说,焊枪喷出的火苗有1000多摄氏度。
说话间,周雄站直身体,长长舒了一口气,拿起自备的冰冻饮料,一口气喝下一半。“一个上午差不多要喝4升水,才抵得住自己流的汗。”
周雄说,电焊工很辛苦,不是谁都能够坚持的,焊接时溅起的焊花若稍不注意,掉落在肌肤上,瞬间就是个水泡,做焊工的没人敢说自己没被烫伤过。记者注意到,周雄的手上满是疤痕。“我在公司已经做了六七年,这次也是借调过来的,做电焊有伤疤才是老手。”
脸上的汗水顺着下巴滴落,手臂上的汗珠在烈日照耀下闪闪发光,他们身上的衣服总是湿了干,干了又湿,下班后,衣服能抖下盐霜。
晒得黝黑的周雄
“现在天气热了,我们也更改了作息时间,早上6点多就开工了,下午3点以后再开工,吃完晚饭后再来加班。”周雄说,现在公司每天都会给他们发放防暑降温用品,员工宿舍也有空调,现在打工比以前要安全、顺心多了。
“就算天气再热,我们也要跟紧工程进度,不能拖了后腿。”周雄一边做着活儿,一边笑着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