进行生活垃圾分选打包处置工作
本网讯(记者 朱映城)8月11日,在巴东县信陵镇荷花垃圾水泥窑协同处置预处理场,工作人员正在行车操控室进行生活垃圾分选打包处置工作。
位于信陵镇荷花村的垃圾处理场承担着县城及官渡口、东瀼口集镇居民的生活垃圾处理工作,由于建成时间较早,转运站曾因露天作业、车间未密闭、除臭设施不齐全,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生活。
民有所呼,必有所应。2019年10月,巴东县水泥窑协同处置预处理厂开工建设,今年4月正式完工投入试运行,成为恩施州首家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预处理场,采用深度脱水、余热烘干等处理工艺,对市政生活垃圾进行“稳定化、无害化、资源化”处置。
厂区内,分垃圾卸料大厅、干化区、RDF储存区,全程智能化操作,工人只需坐在行车中控室,远程操控垃圾传送带、破碎机、圆筒筛等各个设备进行全流程操作。目前,厂区垃圾日处理能力达100吨/天,处置后的衍生燃料将运往华新水泥(秭归)工厂用于水泥生产替代燃料,厂区内作业区域实行全密闭负压运行,生产区域内的臭气全部集中收集处理,达标后排放。
华新环境工程(巴东)有限公司现场负责人郭雪峰表示,由于作业区域实行全密闭负压运行,二次污染得以避免。与传统的填埋、堆肥、焚烧手段相比,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技术无需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,并将大幅降低对水源、空气的污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