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者 黄华 通讯员 向大喜
自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,巴东县财政局机关干部职工始终把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记在心里,深入茶店子镇茶庵寺、竹林坪、楼子坪三个驻点村,扎实开展走访活动,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人民群众的困难事、烦心事。
茶庵寺村紧邻茶店子集镇,2018年整村脱贫出列。2020年,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2万元,光伏电站每年可为村增加村集体收入约30万元。
在脱贫攻坚期间,县财政局派驻的驻村“尖刀班”和村支两委齐心协力,在全村发展葡萄260亩,补助资金54.427万元;发展烟叶190亩;加大小额信贷投放力度,协助办理贷款130万元;投入资金217万元,让家家户户吃上自来水……
“县财政局为我们村发展办了很多实事、好事,无论是产业发展,还是水、电、路、网、房等基础设施,都让老百姓感受到了党的温暖。”茶庵寺村村书记林小龙深有感触地说。
今年,茶庵寺村葡萄滞销,老百姓看着眼前一串串成熟的葡萄心急如焚。驻村“尖刀班”立即将葡萄滞销的情况反映到局党组,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开展消费扶贫,进村购买葡萄1300公斤,合计金额13100元,帮老百姓解决了葡萄滞销问题。
村民向绍宣不幸患上严重的银屑病,存在返贫风险。驻村“尖刀班”仔细查阅医保政策,发现此类病未纳入慢病目录和32种大病目录,不能享受医保政策。
“尖刀班”成员将其情况一一记录,并如实向局党组汇报。副局长苏培荣得知情况后,第一时间进村看望向绍宣,了解其家庭经济收入、病史和治疗情况,并协调镇政府、县民政局作为特事特办,将其纳入低保户范畴。
民之所思,我之所想;民之所忧,我之所行。面对群众的困难和期盼,县财政局党组总是耐心倾听,热情服务,真心帮助,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及时送到每一户百姓家中。
“现在村文化广场安装了健身器材,修建了公厕,来广场跳舞、健身的村民越来越多了。”竹林坪村村民税明聪高兴地说。
2021年9月,县财政局驻村工作队进驻竹林坪村。进驻后,驻村工作队积极开展遍访工作,走访全村党员、乡贤能人、两代表一委员、致富带头人等,充分发挥他们的参谋作用,广泛听取群众的心声和呼声。
通组公路硬化、光伏发电项目争取、文化广场设施配套、柑橘产业发展、安置点集中供水的管道改造……群众反映的问题,驻村工作队一一记录在册。
2021年10月,县财政局争取项目资金2万元,为竹林坪村文化广场安装健身器材,修建公厕,赢得了老百姓点赞。
一处文化广场,打开一片生活天地,搭起一个精神平台。有了这个村民共同的乐园,竹林坪村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悄然改变,村风民风也逐渐改善。
“大家经常聚在一起交流,拉进了邻里关系,很多人性格开朗了,心胸开阔了,村民之间变得更加和顺了。”驻村干部谭建军说。
水是民生之要,饮水安全是百姓生活必需。税家岭安置点饮水无法得到保障,驻村工作队采取“先急后缓、稳步推进”原则,扎实推进基础设施补短板工作,争取资金10万元,实施安置点供水管网改扩建工程,受益农户195户624人,有效保障了易迁户和周边村民安全饮水问题。
刚开始,村民普遍反映饮水存在水质安全问题,财政局党组迅速派出工作组进村入户调查核实,聘请专家现场踏勘水源地,取水化验,得出水质无问题且含钙量比普通水略高的结论,打消了百姓的顾虑。为更好保障村民安全饮水,县财政局党组决定拟建设蓄水池和过滤池,解决全村季节性缺水问题。
“自从安装路灯以后,我们晚上出行方便多了……”楼子坪村村民谭忠魁指着路边崭新的太阳能路灯说。
如今,每当夜幕降临,楼子坪村二组、四组等人口密集地段被路灯电亮了。路灯下,不时传来村民们阵阵说笑声和孩子们的打闹声,呈现出一派温馨祥和的景象。
2021年6月,县财政局驻村工作队进村时,楼子坪村部分村民集中地段每到夜晚漆黑一片,村民夜间出行十分不便,也存在很大安全隐患。为解决村民夜晚“出行难”问题,驻村工作队在村民集中地段安装太阳能路灯13盏,照亮村民夜间出行路。
驻村工作队还多次入户,配合镇信访办工作人员,现场解决四组村民谭某勇和高某山田地纠纷,调解二组村民周某翠家庭矛盾,化解三组村民向某银与流动商贩口角矛盾,促进了村民之间的和谐、融洽。
学党史、办实事。县财政局始终把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,今年以来,共为茶庵寺、竹林坪、楼子坪等三个驻点村解决“急难愁盼”问题18件,真正实现了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民办实事的实际行动,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